时间: 2024-05-28 09:06:37 | 作者: 乐鱼平台官网
在“美丽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加快优化城市公共绿化空间结构,增加其人性化、生态化和特色化价值是城市建设新常态下的工作重点。本文立足于国内城市公共绿化建设现状,从公共绿化空间概述出发,重点提出一些优化建议,希望助力于美丽城市“城市梦”的实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准不断地提高,精神文化层面的提升及需求慢慢的变大,对公共绿化建设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和标准。通过开展新一轮公共绿化空间规划,能轻松实现美化城市景观和改善城市大众生活环境,但公共绿化空间结构设计是一项及其繁锁复杂的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难度较大,需经过系统地优化设计,方可确保其与城市建筑等整体环境的适宜性及协同性。因此,如何有效地优化城市公共绿化空间结构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城市公共绿化空间实际上就是指城市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中所共同使用的室外空间统称,具体包括公园、绿道、道路绿地、街头绿地、广场绿地等公共休憩场所,是城市绿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根据空间划分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城市公共绿化空间分成平面空间和立面空间两种类型,其中前者主要借助移步换景的方式来实现绿化空间的逐步变化和过渡;后者则需要借助不同高度植物的合理搭配来营造出别具特色的林冠线,具体可以分成开敞型、闭合型、半闭合型、连接型和岛屿型等类型。
(1)生态效益与价值。划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底线区,以“城市双修”理念为指导,保护并修复重要的生态廊道和关键节点,完善各类绿地生态建设指引。有效地改善城市气候,贯彻水弹性城市建设理念,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如深圳市建设的公园、绿道、道路绿地、街头绿地、广场绿地,在完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观赏效益与价值。从整体上来讲,公共绿化用地本质上是创新土地复合。有效地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和魅力。高效及充分的利用水库、河流、海岸等蓝色资源,并结合城市建筑,对公共开放绿地空间等进行一体化景观设计,极大地增强城市天际线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有助于构筑蓝绿立体交织的网络意象。
(3)社会效益与价值。通过建立城市公共绿化空间,改善和提升高密度建设区域的生态人居环境。明确绿化空间建设发展,打造从重点片区到分类建设,逐步建设城市公共绿化空间,如构建大公园体系、生态廊道等。逐步提升建设品质,增强其舒适度与实用性,进一步融合景观,塑造康体游憩、避险救灾等功能需求。
在进行城市公共绿化空间结构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着重构建多层次的绿地网络体系,从宏观层面形成“区域绿地-生态廊道-大型城市绿地”的生态网格结构。并结合绿道建设,串联生态绿地、城市绿地及其他公共开敞空间,形成可达性强的绿色游憩网络联系。以满足市民多元参与、互动体验需求为前提,为城市大众提供更好的功能服务,确保符合现代城市大众的使用需求。
其规划设计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城市大众出发,尽可能地使城市公共空间功能性满足城市大众需求,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要践行公众参与制。充分调查和了解城市社会大众对于公共绿化空间建设的实际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绿化空间结构建设方案;其二,鉴于城市大众不同年龄段的休闲行为,设计时应注意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其三,照顾弱势以及特殊人群,在建设城市公共绿化空间的过程中科学设置无障碍扶手、通道等人性化设施,为不同人群提供健康、安全的休闲游憩空间。
随着城市生态化建设,国内各大城市均开始重视城市绿化空间结构建设,并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园林绿化体系。比如,我市深圳湾海滨公园为了最大化景观生态保育效果,将深圳湾横纵向打通,严控保护生态敏感的廊道,打造凹凸变化丰富海岸线,多样公共绿化空间结构形成对整体的景观规划构成基础和视线组织。
在立足现有城市公共绿化空间体系的基础上,需注重对现有城市公共绿化空间固有格局进行强化,绿化空间结构设计时要注意从点、面上升到空间立体化绿化空间,从建筑物外墙到室内空间,进一步拓展绿化空间范围,强化其和周边建筑的协调度。
与此同时,要注重积极发展城市公共绿化所在区域特色,以大环境为核心,充分的利用城市中心区域的中小型绿地,科学布局优化城市土地功能,增强城市公共绿化空间分布的均匀性,对其现有城市绿化功能进行改进和完善,尽可能地为城市大众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憩环境。
为了逐步提升城市公共绿化空间建设质量,优化其结构,必须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来创新建设。在优化的过程中,以人为本,融入地域文化,根据区域特有文化合理设计公共绿化空间,充分挖掘城市区域文化,并结合现代科技,打造集现代、科技、人文及区域特色为一体的城市公共绿化空间,注重细节的处理,如台阶、廊架、种植池等。
在绿化空间的营造上,以我市深圳湾海滨公园为案例,追求以微地形塑造出山丘意向,模拟自然生态的地形并利用植草沟、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打消狭长带状步道的单调性,不仅在景观上得到良好的视觉处理,更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达到科学建设海绵城市。
大量的绿化建设实践表明,单一的绿化空间结构布局容易给人带来视觉疲劳。本着“多元结合”,采用多种不同的绿化空间形式来增强公共绿化空间整体布局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如,我市深圳湾海滨公园的绿化空间形式多样,涵盖了封闭空间、竖向空间、覆盖空间、开敞空间和半开敞空间等多种绿化空间。通过多种形式结构布局,极大地增强了绿化空间的层次性,给人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及趣味性。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绿化空间建设有助于美化城市景观和改善城市大众生活环境,增加城市魅力及艺术价值。为实现优化城市公共绿化空间结构的目的,需树立“以人为本,立足实际,多元结合,与时俱进”的原则,在满足城市大众休闲游憩的需求上,完善公共绿化空间结构布局,创新绿化建设内容,希望未来更好地实现国内生态城市建设和美丽城市的打造目标。
[1]武凤文,曹文馨.城市公共绿化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4(31):111-112.
[2]梁惠兰,佘美萱等.广州旧城区公共绿化空间微改造探析——以昌华涌为例[J].广东园林.2017,19(1):46-47.